男子26年前被冒名顶替上中专,对方被判拘役4个月罚1万元,受害者:遗留问题仍未解决

“从1999年开始,我被王某利冒用身份办理升学、就业、结婚、缴纳社保、贷款、注册公司、购车购房,甚至参加诉讼……”近日,“陕西男子遭冒名顶替上中专案已宣判”一事引发关注。

7月1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与当事人党文杰取得联系并了解到,今年3月14日,陕西渭南市蒲城县法院对王某利使用虚假身份证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王某利因犯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被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男子26年前被冒名顶替上中专,对方被判拘役4个月罚1万元,受害者:遗留问题仍未解决

男子被冒名顶替学籍上中专

数年后发现名下有80多万元异地房贷

1982年生于陕西渭南白水县的党文杰,自小成绩不错且热爱美术。受教师出身的爷爷和父亲影响,他立志成为一名美术老师。1999年中考时,他参加了大荔县美术加强班考试,报考了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白水校区。然而考试结束后,他却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当时的他只怀疑是自己能力不足,于是选择复读后再次参加中考。

2012年,因工作及女儿上户口的需要,党文杰办理二代身份证,却被民警告知其身份信息异常——系统显示,他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对应着一名陌生男子的照片。经调查核实,该男子原名王某利,是在5年前于蒲城县城西派出所以党文杰的身份办理了二代身份证。在双方沟通中,其父承认当年花钱“买户口上中专”,却拒绝透露经办人。后经警方调解,王某利更改了身份信息,党文杰才顺利办下身份证并为女儿落了户,可没过多久,他又发现自己的医保卡上依然显示着王某利的头像。

男子26年前被冒名顶替上中专,对方被判拘役4个月罚1万元,受害者:遗留问题仍未解决

展开全文

“除了办理信用卡、手机卡、社保卡这些需要人脸识别的事情受影响外,生活中还有很多事都因此受到了严重干扰。”党文杰称,2019年,他在查询征信时,突然发现名下竟有多张信用卡及80余万元的成都房贷,部分账户还存在逾期未结清的情况。他试图联系成都的一家银行,说明自己从未去过成都的事实,可银行反而将他告上了法庭,他也因此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

面对身份被冒用所带来的种种困境,党文杰曾一度心灰意冷,直到2024年,摄影师李俊为他带来了新的线索,这起事件才出现了转机。

摄影师被“假党文杰”坑数十万元

写下遗书追查找真相

摄影师李俊告诉记者,2016年,他在四川成都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名叫“党文杰”的室内设计师。由于对方经营着设计和装修公司,还自称是“古玩收藏爱好者”,“看起来十分靠谱”,李俊很快便与他成了“好哥们”。

2017年,李俊在西藏拉萨租下了一间商铺,准备成立工作室,“党文杰”便成了他装修工作室的不二人选。当年12月起,他与“党文杰”任法定代表人的两家公司先后签订了装修设计与施工合同,合同总金额达上百万元,工期约定为75天。

然而,近一年时间过去,工程不仅未能交付,还出现了地面裂缝、卫生间漏水、地暖无法使用等诸多问题。无奈之下,李俊将“党文杰”及这两家公司诉至法院。在李俊提供的判决书中,记者看到,2021年11月,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要求“党文杰”及两家公司向李俊返还工程款、违约金、维修费等共计约43万元。

男子26年前被冒名顶替上中专,对方被判拘役4个月罚1万元,受害者:遗留问题仍未解决

“法院判决了却无法执行,说‘党文杰’名下很难找到可执行的财产,只能对其‘限高’。可摄影和开工作室是我的梦想,我不甘心就此放弃,没想到这一追查就持续了好多年。”李俊说,在搜集“党文杰”的财产线索等证据的过程中,他终于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党文杰”在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的装修纠纷案件,而且,他依据身份信息、工商信息查询后发现,似乎存在两个“党文杰”,两人的身份证号仅相差个别数字。后来经多方辗转,李俊才知晓,他所认识的“党文杰”真名实为王某利,并最终联系到了真正的党文杰。

为了继续追查此事,李俊关掉了自己的工作室,写下遗书后前往陕西寻找“假党文杰”的线索,“发誓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此后,他开始向多地各级部门反映相关情况。2024年8月,李俊将自己的举报经历拍成短视频发布到网上,此事经多家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陕西渭南公安机关成立核查组并介入调查。今年3月,该案终于有了结果。

冒名者被判拘役四个月罚一万

曾用“党文杰”身份上中专、买房、购豪车

记者获取的一份落款日期为2025年3月14日的蒲城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显示,因涉嫌犯冒名顶替罪,王某利于2024年11月3日被蒲城县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数月后被提起公诉。

男子26年前被冒名顶替上中专,对方被判拘役4个月罚1万元,受害者:遗留问题仍未解决

经审理查明,1999年10月,王某利冒用党文杰身份信息及学籍档案进入大荔师范学校白水分校就读。2007年11月,王某利父亲王某某联系赵某某,在蒲城县公安局原城西派出所为王某利办理与党文杰姓名、身份证号码完全一致,使用王某利头像的虚假身份证(尾号2737)。

2012年10月,因党文杰本人发现身份被冒用并办理了户籍迁移,王某利父亲王某某再次通过赵某某为王某利办理与党文杰同姓名、同出生日期的虚假身份证(尾号1017)。期间,王某利利用虚假身份证件办理婚姻登记、社保缴纳、工商注册、车辆登记等事项,并在民事诉讼中使用该身份,导致党文杰无法正常办理子女落户、银行贷款、医保消费等,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造成生活困扰。

王某利供述,他实际上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王某利,一个是党文杰。1999年,他父亲王某某给他买了党文杰的身份信息,为了让他去白水职业中学学习美术,他也没有管太多。1999年至2012年,他用党文杰的身份信息在白水职业中学和西安美术学院上学,领取结婚证,在成都贷款买了一套房、一辆牧马人越野车。2012年至2019年,他用党文杰身份信息在成都贷款买了一套房,还买了奔驰大G、阿斯顿马丁、捷豹共3辆车,另外还注册了几家公司。

男子26年前被冒名顶替上中专,对方被判拘役4个月罚1万元,受害者:遗留问题仍未解决

蒲城县法院认为,王某利明知其持有虚假身份证件,仍多次、长时间使用虚假身份证件从事社会活动,严重扰乱公共管理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刑法,构成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公诉机关指控成立,依法予以确认。

法院认为,王某利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自愿认罪认罚,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依法可从宽处理。被告人、辩护人与上述一致的意见予以采纳。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适当予以采纳。根据王某利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判处王某利犯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7月1日,根据知情人提供的信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多次致电王某利。截至发稿前,暂未收到其回复。

党文杰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中称,从2012年发现自己的学籍被顶替,到后来联系到与王某利有关的受害者,这么多年始终没有揪出这起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身份被人冒用的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但在办理电话卡、社保等需要人脸识别的事项上,至今依然无法恢复正常,“三分之一的人生都被这件事情影响着”。

男子26年前被冒名顶替上中专,对方被判拘役4个月罚1万元,受害者:遗留问题仍未解决

同时,李俊表示,他会继续追查此事。“只要没查清楚,我就会一直查下去。”李俊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鲁玥

编辑:束孟卿

评论